张学文 官方网站

http://zhangxuewen.zxart.cn/

张学文

张学文

粉丝:396631

作品总数:10 加为好友

个人简介

张学文,男,号“伦伸“。原籍江西省清江县,1943年4月出生于江西赣州。196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。毕业后分配在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艺术室,1979年调入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。教授,系中...详细>>

艺术家官网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

留言板

更多>>

艺术圈

作品润格

书 法:议价

国 画:议价元/平尺

匾额题字:议价

拍卖新高:

联系方式

艺术家官网负责人:小张

邮箱:artist@zxart.cn

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,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。

设计理念成就了一代名师

 

    一位艺术家的人生最显著的特征,应该是说自己的话、走自己的路,在浩瀚的艺术海洋中,其作品能融入时代生活,一眼便能识别其明显的个性风貌和符号特征,否则“百家争鸣”的“家”在何方?“百花齐放”的“花”为何目。


  张学文的陶瓷艺术最成功之处,就在于他用设计的理念、陶瓷的语言开辟了自我一方的艺术天地、创立了与众不同的艺术语言、闯出了风韵独特的艺术道路。正如人们常评说的那样:“不看落款签名便知是出自何人手笔”。这就是艺术大家应有的基本风范。张学文的陶瓷艺术以他自己最纯朴诚实的性格和严谨谦逊的品德,将艺术的真、善、美奉献于社会。学文老师从事设计教育工作,非常敬业。他以身示教,热爱生活,以花为友,多年来不停地在艺术百花园中勤奋耕作,在人与自然中寻找自我,体现价值。在他旳设计作品中洋溢着清新、淳朴、秀美,并真实旳体现出他那自然、善良、朴实、细致的内心世界。


  学文的陶瓷艺术最成功之处还在于他善于承继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、融汇现代艺术理念的精萃,将中国的绘画艺术、装饰工艺、陶瓷材质的语言与现代设计有机地融熔化一,汇集成自己新颖独特的艺术风貌,使自己的作品自立于这个时代而能真正成为经典传世之作。悠悠历史长河、漫漫历代传人,设计语言铸成为陶瓷艺术的本体语言,在多元化的当今社会仍不失其应有的地位,即使是多种语言的大融合也不可取而代之。


  “设计”不仅仅是相对于量产化的生活陶瓷而言,设计艺术也同样规范着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艺术陶瓷之中,张学文就是以他的睿智和眼光实践着这点而成就了他的陶瓷艺术。他在高校从事了四十余年的陶瓷设计教学,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理论和实践经验。他创立的“陶瓷现代设计法”应用于教学和创作设计中取得了丰硕成果,为他以设计理念从事陶瓷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也成就了他令人青睐的陶瓷艺术。


  艺术陶瓷首先离不开装饰的载体——造型和造型设计。张学文依照他的“模拟设计法”、“反常设计法”、“构成设计法”等创造性思维方法所设计的“连珠瓶”、“葫芦瓶”、“觚式瓶”、“直胆瓶”、“花蕾瓶”、“圆珠瓶”等,既有传统的脉络,又有时代的新貌,很多作品造型已被产区厂家作为定型产品。这些别致的造型成了他装饰设计的用武之地,尤其是他特具韵律和魅力的青花线条与造型线型吻合得恰如其分,塑造了一件件赏心悦目的代表作。


  他的作品无论是青花还是斗彩工艺、工笔还是写意画法、人物或是花卉装饰题材,在承继中国艺术都注重意境的探索中,与陶瓷的质美、型制相结合,在遵循“依型布饰”原则下,纹饰布局简约,计白当黑、以虚为实、以少胜多,讲究集中于陶瓷材质、造型与装饰的整体设计理念。将立面、画面、釉面及画面中的点、线、面等构成元素精心地布局,合理地安排,犹如一位导演统筹着演员、布景、道具、灯光于一个剧目,将一出戏的整体设计呈献给观众。


  学文瓷艺的装饰纹饰构成更令人叫绝:一枝或一束花卉既有洛阳的牡丹,又有广东的三角梅;既有夏天的荷莲、又有秋季的芙蓉,跨时空的组合、超现实的浪漫、集美好的典型,更具超越自然的艺术美、形式美、装饰美。他还将自然界中各种类型的“枝”抽象成一条概念的“线”,各式各样的“叶”抽象成一种概念的“叶”,而花卉又是精细写实的工笔描绘和层次丰富的分水渲染,将抽象和具象巧妙地融合,用点、线、面精心地构成,展现出一幅扣人心弦的装饰画卷。这些都源于他设计创意的总体构思。


  青花斗彩是他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青花虽然是一种单色,但在他的笔下却表现得层次丰腴清晰、浓淡相衬相映,“墨分五色”、淋漓尽致。而釉上的斗彩更是丰富多彩、妙不可言。他既吸收了西洋的水彩、水粉画技法及写生色彩学原理,又吸收了我国民族、民间传统装饰艺术的色彩变化规律。他采用色彩设计的“三要素”构成技法,将青花的单纯与斗彩的艳丽,青花的冷和静与色彩的暖和动相得益彰地结合,谱写了一曲令人陶醉的交响乐章。


  学文的陶瓷艺术处处都有设计,个性风格独特的设计理念成就了他这位既重视理论和学术研究、又注重写生和基本功力的不可多得的陶瓷艺术一代名师。


作者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


2013年5月于北京